三沙:科技先行 守好海洋牧场
三沙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渔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料图片)
清晨,第一缕霞光洒落在蓝色的水面,指引着三沙的渔船向广袤的南海深处探寻海洋的馈赠;午后,热辣的阳光照耀着水面,波光粼粼,似乎又在为满载着收获破浪归来的渔船闪耀庆贺……
每天在三沙这片年轻而又古老的海域上演的这些场景,无不讲述着南海诸岛上渔民们傍海而生、依海而兴的故事。
在三沙海域这座蓝色的宝库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院长李向民介绍,近期对西沙、中沙、南沙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发现,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渔获品质优、总储量巨大。
广阔的海洋将丰厚的宝藏无偿提供给我们,而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可持续地运用丰厚的海洋渔业资源,对此,李向民回应:发展海洋渔业,科研人员要当好排头兵,综合运用各方资源促进三沙渔业发展;此外,在开发的同时,要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守好三沙海洋牧场。
资源丰富:
用好热带水产宝库
“每次出海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晚上开灯集鱼捕捞,鱼群就像飞蛾一样,围拢过来,不一会儿,船前船后都会聚集一群群的飞鱼、鲹科鱼类,场面很壮观。”多次出海调研的海洋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刘维不禁感叹,西南中沙群岛是一个巨大的热带水产资源宝库。
“南海是全球浅海和热带生物多样性中心,也是我国的传统渔场。”李向民介绍,2008年以来,该院就将西中南沙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列为科研课题,每年都派出科研人员跟随作业渔船,前往该海域调查。据近期对西沙、中沙、南沙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发现,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渔获品质优、总储量巨大。估计鱼类种类有3000多种之巨,其中经济价值较高鱼类有500余种,以金枪鱼类、笛鲷科、石斑鱼类、鲳鱼、马鲛鱼为主。
“西南中沙地处热带海洋,海洋鱼类生长速度快,繁殖速度也快。以蓝圆鲹为例,这种鱼喜集群觅食,且繁殖力超强、生命周期短,如果不捕捞,也会很快死亡。”刘维说,目前,我国对于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远远不够。以西南中沙海域鸢乌贼资源为例,估计每年可捕资源量达200万-500万吨,但目前我们的捕捞量仅有三分之一。
科技先行:
争当渔业开发排头兵
“三沙的渔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渔业发展状况看有些领域尚属空白,有些发展水平很低。”李向民认为,发展海洋渔业,无论是在捕捞、养殖还是海产品加工方面,都应科技先行。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也向南海渔业科研倾斜,省水产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个三沙海域渔业科研课题,比如西南中沙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中沙群岛漫步暗沙底播增殖技术研究等。
三沙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也很多,但是渔民还多是依据经验判断渔场位置,按照传统的拖钓、潜水捕捞等方式作业。刘维告诉记者,根据2014年渔业资源调查,基本确定了西南中沙地区重要的渔场位置,2015年将针对这些重点渔场进行验证捕捞。
“我们也会向渔民提供渔场信息,根据季节、鱼群生成的特点,提醒渔民在不同渔场之间转换;帮助渔民根据鱼群的生活特性变换作业方式。”刘维说。
此外,该院2013年立项的三沙海域深水网箱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也在三沙持续推进,计划在三年项目周期内投入700万—800万元,形成三沙海域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体系和一定程度上的规模化发展。据该项目负责人罗鸣介绍,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的推广在近海已达3000多只网箱,形成较好的规模化发展的势头。
“三沙海域海水质量好、岛礁众多、水体开放、浮游生物多,适合养殖名贵海产品。”罗鸣说,目前西沙的晋卿岛已有200多只网箱,南沙美济礁已有10只网箱,主要养殖石斑鱼、军曹鱼、红鳍笛鲷等高价值优良品种。
生态为重:
守护南海生态环境
“三沙海域是一个广阔的蓝色粮仓,能够提供人们所需的优质动物蛋白,但是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以保障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李向民说。
为此,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先后承担了多个三沙海洋生态环境科研课题,比如:国家海洋公益项目《三沙岛礁生态系统特有物种资源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此外,该院还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利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海洋生态研究所吴钟解介绍,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主要看两个方面的指标:海洋环境状况和生物资源状况,其中海洋环境状况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体质量三个方面来反映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南海海域各个类别状况均符合国家一类标准。
虽然南海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状态良好,但由于滥采乱挖、疾病流行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海洋里的珊瑚、海藻等特有物种资源还是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减少。对此,海水渔业研究所副所长唐贤明说,三沙岛礁生态系统特有物种资源修复技术的研究,已于2014年开始推进,主要针对海藻、海参、珊瑚等特有资源进行人为修复。目前项目初步成果已开始显现,通过引种扩繁、产业化开发,一些大型海藻逐步得以修复、成长;借助繁育技术,对热带海参、热带贝类的繁殖、育苗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