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远洋海域 “涸泽而渔”
发布时间:2015-05-26 09:03:0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助推可持续发展”,意在提醒人们重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提到海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有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水中精灵,
神秘奇异的海底生物,
但现实中的海洋故事总是混杂着不和谐音。西非海域即是典型一例。
西非海域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天堂海域”。这里原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海域之一,是多种濒危海洋生物的家园:
-
有四种濒临灭绝的海龟生活在这一海域;
-
极度濒危的地中海僧海豹是全球最为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仅存不足450只,而这里是它们最重要的繁殖地;
-
有20种不同种类的鲸和海豚游弋在这片海域;
-
稀少的西非海牛,西部非洲美人鱼神话(Mami Wata)的原型,也生活在这里;
-
除此之外,这里也是无数候鸟的繁殖和越冬地。
正因为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各国渔船驶进这片“天堂海域”。中国有五分之一的海外远洋渔船集中在这里。就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前两天,多家中国渔企被曝在西非海域利用瞒报吨位、违规拖网等手段进行非法捕捞。
常年经受过度捕捞
破坏性的捕鱼方式
底拖网是一种对海洋生态破坏极大的捕鱼方式,操作过程中拖曳着重物的巨网紧贴海底拖行,没有选择地将栖息于海水中下层的鱼虾蟹等各种生物一网打尽,所到之处,珊瑚礁被破坏殆尽,海洋底栖生态系统因此被整体破坏。
根据各监测和执法机构有限的调查记录,2000-2006年以及2011-2013年间,中国渔船在西非六个国家 (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和塞拉利昂) 共有183起涉嫌违法捕捞行为被记录在案。
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是事实,如此下去,西非等其他远洋海域也将重演中国近海的“空海洋”。将来有一天,对于我们的后代,“生物多样性”或许会成为曾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