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穹顶之下,鲨鱼也遭污染】我们拒绝鱼翅!

发布时间:2015-03-18 10:42:57 
前言
 

鱼翅为古代八珍之一。八珍虽有好几个版本,但鱼翅总能占据一席,可见其在林林总总大美食中有巩固的地位。鱼翅被视为珍宝,也许有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需求超过了供给,中国的近海只生产小批量,还进口了一部分;第二,鱼翅大多无味,烹饪过程复杂,往往成为厨师工艺水平的标志之一。于是乎,一时之间成为餐桌档次高低的评判标准,更有鱼翅大补和抗癌一说。可你不知道,即便是鲨鱼也会得癌症!

 

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条大白鲨的下颚上出现了一大块肿瘤;此外,他们在一条短尾真鲨的头部也发现了肿瘤。根据发表在《鱼类疾病杂志》(Journal of Fish Diseases)上的论文,这条大白鲨嘴巴上的肿瘤长、宽均大约为30厘米。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至少23种鲨鱼身上发现了肿瘤,包括上面提到的两种。

早在1853年,科学家就在一条团扇鳐(学名:Raja clavata)的尾巴上发现了一个长30厘米的带蒂纤维瘤。论文作者之一蕾切尔·罗宾斯(Rachel Robbins)说:“研究所传达的一个主要信息,就是在鲨鱼中发现了越来越多肿瘤形成的证据,这与鲨鱼不会患这种疾病的流行观点是相对立的。”

 

得了肿瘤的大白鲨。

 

2004年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称,对鲨鱼软骨能治疗癌症的迷信已经使一些患者放弃了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对鲨鱼软骨的需求也导致鲨鱼的捕杀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在已知的软骨鱼类(包括鲨类、鳐类)中,已经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白鲨和短尾真鲨患上肿瘤?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过去20年来,有关海洋动物,特别是海洋哺乳动物中出现恶性肿瘤的报告一直在不断增加。这不禁使人担忧,工业污染物或人类活动是否已经成为这些海洋动物中癌症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研究中指出,白鲸中早已有癌症的记录,而在一些靠近铝冶炼厂的海域中,癌症已经成为白鲸第二大致死原因。

 

鲨鱼不会得癌症的说法,以及后来关于鲨鱼软骨可有效对抗人类癌症的传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两个研究;之后在1992年,一本名为《鲨鱼不会得癌症》(Sharks Don’t Get Cancer)的书出版发行,其后电视节目对这本书又进行了宣传,使这种说法更加深入人心。许多替代医学的从业者接受了这一神话,从而导致众多癌症患者转向鲨鱼软骨素等没有科学依据的疗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与其内容并不吻合,在书中作者指出鲨鱼确实会得癌症,只是患癌症的概率极低——当然这其实是毫无依据的,现在我们还没有关于鲨鱼癌症发病率的详细数据。退一步说,即使鲨鱼患癌症的几率确实很低,也不能说明鲨鱼制品就能用来治疗癌症。

 

除了鱼翅汤之外,对鲨鱼软骨的需求也导致了鲨鱼数量的急剧下降。一份2013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人类每年杀死的鲨鱼大约是1亿条。据统计,目前鲨鱼软骨制品产业每年的盈利额约为25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以非处方药和含有鲨鱼软骨成分的维生素片进行销售。“现有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服用鲨鱼软骨制品——被作为饮食补充剂售卖——可以作为癌症、骨质疏松症或其他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美国癌症学会的网站上写道,“尽管有些实验室和动物实验表明,鲨鱼软骨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减缓新血管生长的能力,但这些效果并没有在人体实验中获得证实。”

 

没有确证的鲨鱼的癌症发病率
 

多年以来的研究已经表明,鲨鱼与其他许多脊椎动物一样,都会出现良性和恶性的肿瘤,而且肿瘤出现的部位与其他生物,包括硬骨鱼类、啮齿动物以及人类都很类似。甚至在一些更原始的无颌类中也发现了肿瘤。尽管鲨鱼软骨制品的销售商一直坚称鲨鱼极少罹患癌症,但实际上鲨鱼中患癌症的比例并没有确实的数据。在软骨鱼纲中发现的癌症病例较少,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大洋性的鱼类,其生活环境中的致癌物质本身含量就极低。事实上,大洋性的硬骨鱼类中也极少发现癌症;而在近海的硬骨鱼类中,由于它们主要以受污染水域的底栖动物为食,其皮肤和肝脏中出现流行性肿瘤的几率能达到50%以上。

软骨鱼类中极少记录到癌症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患病的鱼类很难到达研究者的手中。大洋中本来食物就很稀少,患病的鲨鱼在被人类捕捞到之前,很可能已经被其他掠食者捕食了。不过,造成软骨鱼类癌症病例如此稀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的、系统的调查。相比之下,对硬骨鱼类的详细调查已经获得了一大堆癌症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类报告中出现的大约150种流行性肿瘤,都出现在内陆或近岸水域,没有一例来自大洋性鱼类。

 

软骨中的抗癌物质
 

尽管直接服用鲨鱼软骨制品已经被证明对治疗癌症毫无用处,但鲨鱼软骨中确实含有一些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细胞入侵的物质。从30多年前开始,科学家就已经在许多动物——包括小牛、鲨鱼等——的软骨中提取抗血管生成因子。与这些动物类似,人类的肿瘤也很少侵入到软骨中。一些观点认为,软骨中的胶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而软骨本身质地较坚固,血管较少,并不是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理想环境。

在开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合理的步骤是对这些抑制癌细胞的物质进行鉴定、纯化并了解其特性。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这些物质产生作用的关键特征是什么?它们有没有什么潜在的毒性?它们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是什么?如何控制?它们到达目标组织时需要多少剂量才会发挥作用?它们对那些癌症最具效力?对于鼓吹鲨鱼软骨制品能够对抗癌症的人来说,他们忽略了这些严格的步骤,只是简单地采用直接食用原材料的方法。十几年来,有无数的人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无数的鲨鱼惨遭毒手,但众多对鲨鱼软骨抗癌效果的评估研究中,没有一项表明鲨鱼软骨的直接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

 

另外的思考
 

鲨鱼软骨制品被吹捧成抗癌药品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应对伪科学的一大失败案例。类似的案例,在以后的日子里层出不穷,在使一些人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无辜的受害者。随着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许多伪科学观点变得越来越无孔不入。很多人仅仅是受到好奇心驱使,在有意无意间也参与了谣言的传播,而没有考虑到其后面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或许唤起公众理性的思考,才是应对这类流言的最有力武器。

 

左:鲨鱼肾脏部位的恶性肿瘤;右:鲨鱼软骨内的肿瘤。

 

 

吃鱼翅的危害
 

 

 

对于进吃鱼翅,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毒性,由于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层,所以它体内的重金属富集情况较为普遍,其中重金属汞即水银又多聚焦在鱼翅部位,因此在鲨鱼鱼翅汤内含有高浓度的毒性物质──水银,而水银对人高级神经系统有害。

在对曼谷销售的鲨鱼鱼翅进行的两项随机检测毒性试验表明,鱼翅这种美味高档的营养品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含量42倍。而水银的来源是未被处理过的废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近也向国人提出警告,特别提醒那些怀孕的妇女尽量不要食用鲨鱼肉。因为摄入过量的水银会对孕妇和她们的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尤其会影响孩子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成。

而水银除了可能造成男性不育外,若人体内含量过高还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因此,多吃鲨鱼肉、鱼翅可能会对人体有害。据一项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制作鱼翅不仅让大量鲨鱼濒临绝种,而且还因为含有高浓度神经毒素,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本文转自《海洋世界》杂志社]

 

 

拒食鱼翅,从你我做起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